2)第五百六一章 竹纸献唐王_大唐第一长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杨祐宁三人喜气洋洋的穿上了李战给准备的学生服。

  今天也是春闱开考的第一天。

  早上的时候,魏家,骆家还有杨巧儿都开始忙碌了起来,忙什么呀,就是为自家的学子准备考试的东西还有食物。

  呵呵...不过,唐朝的考试要轻松很多。

  在清朝的电视剧里,科举考试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:考场被官兵严密把守,考生提着一个篮子,里面装着毛笔、砚台、磨条,还有干粮,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鱼贯入场。入场前,官员会搜查考生的随身物品,有时候甚至会翻看考生的衣服,防止夹带的情况。总而言之,只要是写有文字的东西,决不允许入场。

  检查完毕之后,考生便来到一个小屋子(vip单间),里面有一条桌案,有一张小床。接下来的几天,只要您不作弊,可以做任何事,包括睡懒觉。

  这个唐朝其实不是这样,在唐朝考场可是另外一番场景。

  考试时间:卯时开始(早晨5点-7点),酉时收卷(晚上5点-7点)。

  必带物品:笔墨砚台、清水、食物。

  是否搜身:按照惯例,需要搜身,但是不严格。

  考试地点:尚书省,廊庑。

  呵呵...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廊庑是啥,廊庑就是屋檐之下的过道。

  考试那天,有关部门会在屋檐下摆满小桌,考生们席地而坐,就这样答题。二月、三月的长安,如果您运气不错,可能会碰到暖阳高照的天气,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寒风呼啸,甚至是雪花飘飘。

  善意的提醒您,还是带着暖宝宝吧,在别人冻得手脚哆嗦,无法写字的情况下,您的暖宝宝可能会改变您的命运啊。

  还有就是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,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。因此,如果阅卷官看到您的名字,能给出这样的评价:这个人很牛叉!那您就有戏了。

  就拿大诗人杜牧来说,考进士之前,自己就创作了几百首诗。

  考试之前,他精心挑选了一百五十首高品质的作品,用楷书规规矩矩的誊写在纸上,然后找师傅装裱,搞成一个高逼格的诗作集。大诗人皮日休更厉害,他誊写了两百多篇诗作、文章。

  这样做的目的,就是让别人觉得你是高产诗人,有文化。

  但是这是一种畸形的做法,主要还是因为大唐的读书人少,寒门,贫民子弟没有出头的门路,而且到了唐朝中晚期,如果您没有名气,基本上可以卷铺盖回家了。

  这是不对的,也是李战应该要阻止的。

  下过雨的长安早晨,冷还是挺冷的,敦化坊今天走出了三位春闱学子,虽然仅仅只是考试,依旧有很多人来送行,李战不在其中,因为太冷了,李战要睡觉。

  杨祐宁不止一次被自己的姐姐杨巧儿要求手炉给拿好,魏天涯的哥哥魏敞特意留了时间出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8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