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59章 浪恬波静_靖难攻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都卖了,能打工谁还愿意种地啊。”

  “不只是我,钱德,孙何他们一大群人都把家乡的地给卖了。”

  “现在妻儿就在老家宅子里待着,等我家大郎他们毕业了,若是科举考吏当兵都无望,那便和我一起来务工,总比在地里刨食要好。”

  “那倒是,地里面干活太累了。”

  “对啊,尤其是……”

  干活的期间,于谦能听到许许多多的事情,而赵坤他们卖田的事情,便让于谦警惕了起来。

  作为大明朝的官员,他知道朝廷的国库积存有多少,眼下的狂欢又能持续多长时间。

  他知道,大明朝在京许多官员也都知道,可百姓们不知道。

  倘若百姓因为当下的情况而将家乡田地卖了,那几年后这阵狂欢过去,这些百姓又该如何生存

  要么就重新去买田,要么就另谋生路。

  想到这里,于谦便开口提醒道:“田还是不要卖,毕竟朝廷的铁路总有修完的一天。”

  “修完再说吧!”

 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  对于于谦的劝导,众人并未当成一回事,而这也是他们消息的局限性。

  见状,于谦在心底叹了一口气,心里不免担忧起来。

  怀揣这种心情,他在当日务工结束后,便结束了对池州的暗访。

  他将自己的担心写在奏疏上,并向北京发往。

  朱瞻壑处理到于谦的这本奏疏时,已经是九月中旬了。

  他认真看了于谦的这本奏疏,对于于谦所担心的事情,他在看完奏疏后也感到了不妙,所以召来了户部尚书王回。

  “臣王回,参见殿下,殿下千岁……”

  “赐座,看看这份奏疏吧!”

  朱瞻壑对王回赐座,并将于谦的奏疏发给了王回。

  王回毕恭毕敬从王焘手中接过奏疏,几番翻阅便清楚了太子所担心的事情,故此他作揖道:

  “殿下,于经历此疏确实需要注意,但也不需要。”

  “何解”朱瞻壑询问王回,王回闻言道:“贩卖耕地一事需要在官府备案,据户部此前半年的记录,地方贩卖耕田的次数确实有所增加,但数量不过千万亩,次数也不过五十余万次。”

  “耕地挂在户籍上,五十余万次便代表五十余万人交易耕地。”

  “如今朝廷治下工人近四百万,其中仅一成半交易耕地,所以对大部分百姓而言,耕地依旧为他们所看重,亦是他们之退路。”

  “此外,关于这件事情,早在新政开始之前,陛下便早早让臣关注,只要交易次数不超过二百万户,朝廷都可以应对。”

  “二百万户”朱瞻壑皱眉,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,要知道大明朝如今也不过才二千二百余万户罢了。

  “没错,二百万户……”

  王回作揖回应,同时给朱瞻壑解释道:“陛下曾经说过两个词,两个词分别叫做工业化和城镇化。”

  “工业化是指大明的财政收入中的工业收入,而这个工业包含了方方面面。”

  “其中,工业化率便是指工业增加数量占大明朝经济的比重。”

  “至于城镇化,便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,而城镇化率,即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。”

  “工业化所带来的改变就是让农村人口从农村中解放出来,使得他们持续向城镇聚集,这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。”

  “一个工厂能带来几百个上千个工作岗位,而一个工作岗位如果能养得起一户人家,那也就能让一座城池容纳数百户上千户家庭生存。”

  “许多农村的百姓并非不想进城,只是城中人口太多,想要找个养活自己的工作都很困难。”

  “然而朝廷一旦开始工业化,无数工厂便会争先恐后的落地在城镇周围,能产生数以十万的工作岗位来养活百姓。”

  “朝廷现在所做的经济转型,便是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,往前走的越多,城镇能容纳的人口也就越多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8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