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唐皇子(二)_苟出一个盛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叹息一声。

  李禔的最大问题不是背靠裴氏,懂得借力也是一种智慧,而是他在不知不觉间,成为裴氏或者世家的代言人。

  他忘了自己首先是李唐的皇子,然后才是裴家的外甥。

  大唐才是他最大的依靠。

  如今看来,李禔连李祤都比不上,至少李祤有自己的见解,知道谁是敌人。

  他这么急功近利,太着痕迹了。

  当然,也可能是背后的势力等不及了,才出此下策。

  李晔将心中千百道念头压了下去,脸上恢复笑意,“禔儿公心国事,朕甚是欣慰,今日封你为嘉王,以表朕嘉许之意。”

  李禔呆了呆,眼中透出失望神色,“儿臣谢父皇。”

  “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,从明日起,政事堂、枢密院议事你们可以旁听,不愿去也行,各随其便。”

  “儿臣告退。”

  诸皇子退下,殿中只剩李晔一人。

  从几人的表现看,李祤最多也就一位将军王,李祐倒是令人刮目相看,表现最为亮眼,不过,这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
  他的势力太过单薄,影响力还不如李祤,未来能不能站稳还是两说。

  这次的表现难免会为其树敌。

  还有李祎,几年不见,心思似乎比以往更为深沉。

  有张承业支持,有云南作基本盘,在西川、黔中、广南有一定声望,关键在军中也有影响力。

  合适的太子人选就在两人之中。

  不过眼下他们的实力都不足以压倒裴氏,所以也不能抬出来。

  李晔虽然能立太子,但能不能坐稳,还是要靠他们自己。

  凭自己的能力压倒裴氏,是李晔对他们的考验。

  因为他们以后的敌人,很可能比裴氏更为强大。

  新的敌人永远层出不穷。

  大唐需要的是雄主、明君。

  李晔也希望后继者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走的更远。

  当然,裴氏所谓的势力在李晔面前,也就一句话的事情,只不过李晔一直顾念着裴贞一,没必要弄得这么难看。

  李晔始终记得当年最困难的时候,是裴家的大力支持,让大唐缓了一口气。

  历史上,裴贞一更是为李晔而死。

  可惜李禔性格软弱,如果他的性格跟李祐或者李祎对换一下,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,大唐可以顺利转接。

  然而天下并没有这么多完美的事。

  “传薛广衡!”李晔朝殿外喊道。

  过不多时薛广衡进殿,“拜见陛下。”

  “今日起,你免去军中职务,重归皇城司,招募人手,暗中保护五郎与八郎。”

  薛广衡想也不想的拱手,“末将领命。”

  李晔走下软塌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朕的儿子就托付给你了,不要让外人知晓此事。”

  “末将必誓死护卫两位殿下。”薛广衡也知其中深意。

  无遮大会开了整整一天一夜。

  从张承业、李巨川、赵崇凝的复述来看,当真是天花乱坠。

  选定之人多达七十二人。

  八十多岁的贯休赫然在列,密宗的人去了一半,其中不少蕃僧,还有几名天竺僧人,一口长安官话说的贼溜。

  和尚们的治政嗅觉向来灵敏。

  张承业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李晔的意思。

  他们心中便已了然,密宗曾在高原大行其道,其中就有很多吐蕃僧人,对“收复故土”有极高的热情。

  传教更是很多高僧的毕生所求。

  “诸位都是得道高僧,吐蕃百姓困苦,朕愿以佛法渡之,诸位大师入高原,不止宣扬佛法,亦为宣扬大唐教化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!若有所成,朕赐封僧王,享万世之香火!”

  李晔一席话彻底点燃僧人们的热情。

  佛门教义,本来就在度化众生。

  李晔给他们指明一条康庄大道,还不一个个往前扑?

  瓦解张行瑾与陆论藏,就看这些大师们的手段了。

  为了以防万一,李晔还是留了一手,把愿意入高原的僧人分成两批,一批跟随使者直入逻些,一批走民间路线,从松维、青海、云南三地入藏。

  每一名僧人都有度牒,上面有政事堂的印章。

  李晔还给他们分发了金银、健马。

  也不能让别人白出力啊。

  真正的高僧还是有不少的,拒绝了李晔的金银,只身向西南而去。

  贯休年纪实在太大了,李晔没让他去,留在长安恩养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8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