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74章 【1073】民国女英雄47(5000+)_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安怡的意思就是小学毕业想当兵就去,到时如果部队再有提升学历的地方,就积极报名,继续往上考考,万一能在部队出息呢?可不就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强?

  自打心里面有了成算后,这孩子比平时似乎更努力了,早上起来拿着安怡给的唐诗一个字一个字的认,一个字一个字的读,刚开始吭吭哧哧,后来经由安怡的提醒,越来越顺,认的字也越来越多,所背唐诗也是呈台阶式上升。

  安怡不仅提醒他字的读音,还会解释这个字的意思,这首诗的意思,让他明白诗句的意思后,能更快速的理解并记忆,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。

  当然,之前买的字典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,不过汉语拼音是五五年到五七年才修改出来的,五七版本的要比五三和五五版本的更全面一些,她也是按照普通话来教的。

  因为拼音还没出来,发声什么的要按照先前的体系教的话,会给她造成一定的错觉,老是出错,根本没办法教,有时候只能说他认识这个字,却不知道它是多音字,在多种情况下如何运用,所以安怡在教他们发音的时候,别提有多憋屈了。

  要不停的纠正,偏偏又没办法解释原因,更说不出来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发音,人家从小到大都是那么读的,你突然站出来说这字应该这么多,肯定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啊!

  纠正质疑的多了,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,否则一节课就要和这些声调抬杠了。

  那么,没有拼音字母之前,我们是怎么学发音的呢?

  其实采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。

  所谓直音,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,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,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。

  反切呢,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,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,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。

 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,听着就觉得绕,更别说读和用了,那简直就是魔障,用起来都不方便。

  关于汉语拼音的发展史啊,很长,简单来说呢,我们今天学到的汉语拼音,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了,从五八年的秋季开始,才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。

  这里需要举个特殊的例子,就比如最具争议的陕西和山西的英文拼写,如果是河南,英文名字就是(henan),可是山西陕西这两个地方在汉语拼音里的发音却是一样的,那么如何在英文里面进行区分呢?

  后来发现啊,官方出来的拼音山西就是(shanxi),但是陕西却是(shaanxi),在字母n前面多加了一个a,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常识点,理所当然的认为它是错误的,其实不然。

  它只是运用了国语罗马字的概念,这是一套汉字拉丁化的方案,也是民国时期的注音体系,所以才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s8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